潘泰松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人员

所在单位:材料与能源学院

入职时间:2016-06-27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扫描关注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潘泰松,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柔性可延展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研究,重点研究基于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的可延展柔性传感器件调控方法、面向锂电池单体内部监测、飞行器共形蒙皮等特种应用的柔性传感器件和柔性电磁器件。潘泰松于2010年和2016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6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从事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的力学设计与计算工作。在Nature Electronics、ACS Nano、Small、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等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Google Scholar 引用30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部委重点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并作为主研人员参加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

本人的工作涵盖柔性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基础机理研究和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基于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的柔性传感器件:通过智能材料(如相变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外部刺激响应性材料)与智能结构(如力学超材料结构)与常规柔性传感器件的集成,实现器件性能调控和提升,使器件能够突破其本征力电特性对性能的约束。该方向适合对柔性传感器件的敏感机理、构筑方法、性能调控手段感兴趣的同学。

2. 面向化学电池的植入式传感技术: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等化学电池电芯中植入柔性传感器件,或将柔性传感器件与集流体等电池结构集成,实现对电池内部物化信号的感知。该方向既适合对化学电池内部电化学机理感兴趣的同学通过发展新的表征手段更好地理解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也适合对传感器件应用感兴趣的同学针对电池植入方向开展研究。

3. 智能柔性电磁器件:柔性电磁超表面可通过与飞行器等平台的共形集成,为平台提供隐身、天线、RCS伪装等电磁场调控能力。本方向针对电磁超表面在实现柔性化时面临的电磁性能不稳定、性能精准调控困难等问题,发展具有对形变的主被动补偿能力的柔性电磁超表面器件,以实现超表面器件在共形集成和动态形变下的性能可控。该方向适合对超表面等电磁器件的设计和相关应用感兴趣的同学。

欢迎各位同学通过电子邮件(tspan@uestc.edu.cn)交流进一步了解课题组研究情况。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 基于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的柔性传感器件
  • 面向化学电池的植入式传感技术
  • 智能柔性电磁器件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