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林为干班”罗瑜同学参与本小组科研活动
来自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2021级本科生罗瑜同学,不久前刚刚选拔进入“林为干班”,并通过学院针对大二学生开展的“ESE学术训练营”的导师匹配,进入了屈世伟教授小组参与科研活动。罗瑜同学过去两年的学业和竞赛成绩优异,对天线设计颇有兴趣,希望切身体验科研过程,为将来的科研做好准备,这便是他投入自己的暑假来到这里的原因。
“我在本科阶段课程《电磁场与波》的课上结识了屈老师,那时我恰好在学习写综述,看过他天线相关的文章。他常常在课下和我讨论疑点和问题,指导我用matlab做课程设计。可以说,这个学期使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切实的感知,并引起了我对天线设计的兴趣。”
在屈教授的介绍下,罗瑜同学结识了组内的李鹏发博士后,参与了他正在着手的车载天线有关项目。搭建天线、馈电焊接等实际操作,使他对实用小型天线有了初步的接触。
“最初我并不能理解那些设计的细节,李学长把我讲得云里雾里的......不过,在他的帮助下,经过这段时间对微波技术和天线原理的学习,结合具体仿真案例,我已经能够对许多设计感到熟悉了。按照李鹏发学长帮我规划的章节,着重推基础理论的章节,而那些‘提纲性质的‘章节则略看,我们经常交流。”
在这段时间,他逐步打好了知识基础,完成了120多页的笔记;学习了多种仿真案例,了解了硕士、博士等平时的科研生活。他感受到,一个能够真正实现的想法往往是不是一帆风顺的,测试的不理想、具体要求的更改,一个成功的天线设计需要无数细节上的努力。
“屈老师一直强调我应该慢慢来,我也了解自己和那些经验丰富的硕士博士们还有许多差距,需要长足的坚持和努力。教材上的理论与仿真实操的差距是也非常大,这点我最近深有体会,馈电系统的设计、阻抗匹配的技巧、具体某些类型的天线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的,只能看论文、看案例、看各种手册、网站等等来积累经验。”
此前,罗瑜同学和屈教授商定了任务目标,他要用不同的路径完成与李博士相同的设计目标。开学以后,他计划每周都能继续推进,向着任务的完成进发。
屈世伟教授小组
2023年8月26日